她严谨细致,理工出身,却独具语言天赋;
她不同凡响,匠心独运,毅然进入全新领域;
她亲切活泼,言语妙天下,以哲理的智慧启己育人!
她是济南新航道教师张孟雨!
,从不因跨界而改变
中国海洋大学高材生,细胞生物学专业,毕业后通过了国家人社部英语翻译二级笔译考试,之后做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医学翻译工作,进而跨界转行,在济南新航道做起了新航道雅思阅读、Alevel、AP、IGCSE生物教师 !
从理工科转身一变成为了英语老师,这个转变有点儿大。但是,跨界只是一种选择,却是张孟雨从未改变的特质!
刚刚加入新航道,她只用半个月完成全部备课内容,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个性化教学,针对每个学生特点设置课程难度和学习材料;定期回顾总结,她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炼总结,反复修改授课内容,为学生呈现最精彩的课堂。
传道受业解惑,更要自我更新
“我认为教师是一类可以将好的思想传授给学生的职业。一名好的老师应该具有尽可能完美的头脑。而拥有尽可能完美的头脑离不开两点,那就是自我更新能力。”张孟雨说。
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,张孟雨也将对个人自我的提高和自我更新作为自己工作的要求!
要成为一名好老师,头脑中可能需要有1000....个知识,但是一切的基础是你得有个1。
从0-1这个过程,也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,这个过程中自己要补充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向身边的同事学习。张孟雨深知自己的工作要时时保持敏感,要对自己保持苛刻要求,不停的寻找自己的漏洞,查漏补缺,这样子,自己才能可能才能从1-10。
“我认为一对一是从10-100的很好途径。因为虽说授课内容相似,但对老师本身能力要求更高。之前还是有同事说过:大班老师像体检中心的医生,但是,一对一老师更像私人医生,需要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。这些问题有时是学生直接提出的(这种学生还是挺好的,起码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),更多情况下,学生和家长都不知道问题在哪,所以,这就要求,在一对一授课过程中,知识输出是一方面,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。”张孟雨说。
一旦知道问题所在,找到解决办法,张孟雨就会在工作生活中实际践行!
要想发现学生的问题,还要了解学生,张孟雨在刚开始带一对一时就准备了一个专门的记录本。按照学生名字记录,再按照字母顺序排起来,方便查找。这个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学生的学习情况:上节课作业完成情况,本节课讲的内容、 学生问题、解决方案、作业、初始分数、考试时间等,一条条列的清清楚楚,事无巨细,方便张孟雨更好的把握学生情况。
耐心细致,寻找方法,立足实践,张孟雨通过不断反思、总结、实践、更新,在日常的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!
为师者,管理学生,更要会管理自己
张孟雨把教学当做自己真正要做、真正想做的事情,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进行“水滴石穿”般的钻研,她都能心无旁骛地持续做下去。
尽管,这样的生活枯燥乏味,许多人看来甚至不可理喻,但是张孟雨都会始终如一的坚持。而这种品质的得来源自于她自身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。
与其他老师相比,她有一个特别的地方,那就是家远。到底有多远呢?一张地图见分晓。
初来新航道时,因为对新航道新环境的不熟悉,曾有多次,张孟雨都差点跑错校区,差点迟到!
一对工作“精益求精”的张孟雨怎么会允许身为老师的自己找不到校区,怎么会允许自己比学生晚到呢?于是她给自己下了硬性规定:每天早出门,坚决不跑错校区。
要知道她上课每天往返四小时的路程,除及特别不可抗因素(高速封路),在新航道工作的这几年,她从未迟到、早退过,而这份坚持,既出自于她对于教师这份工作的热爱,又是因为对于学生的负责!
兢兢业业、严于律己,为了工作和学生,这个娇小可爱的女孩对自己狠得下心!
不断追求,教学的完美主义者
“如果把我们比做掘井者,找到一个学科,确定一口井,挖得越深,能给学生打出的水也就越多。而100分,就是我们期望中井的最终深度。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不过低,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挖井,那么离完美的头脑也就越来越近了。”张孟雨经常这样说。
为师者,就像是一口井,需要源源不断的给学生输送甘甜的知识泉水,方能成就学生,提高自己!
现实教学工作中,她也力行实践,一以贯之,在日常教学中,做一个挖井人,一心一意,矢志不渝的寻找到英语教学的诀窍,并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!
100分,是张孟雨对于教学工作的企及深度!
做到完美,是张孟雨对自己身为新航道老师的工作要求!
一以贯之,跨界又何妨?
坚守矢志不渝,家远那都不算事!
完美追求,埋头甘做挖井人!
请记住,她是新航道教师,她叫张孟雨!
【本文标签】:
【责任编辑】:淄博新航道小编 版权所有:转载请注明出处